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在线捐款
银行汇款方式:
账户名:澧县彭山寺
帐号:1908 0720 0902 1907 088
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常德市支行
邮局汇款方式:
地址:湖南省澧县艳州彭山寺
收信:主持
邮编:415500
网银在线支付入口>>>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
您现在的位置:彭山寺 >> 禅茶文化 >> 浏览文章
凯亚:用生命谱写茶文化
作者:佚名 日期:2010年06月07日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 】  

公元2008311日下午1时,我国著名茶文化学者凯亚先生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里悄无声息地走了,享年79岁。

 

310日,凯亚躺在病床上,手臂上方高挂着点滴瓶,虽然连续好几天发高烧40℃,持续不退,但大脑依然清醒。在肃静的病房里,他默默地静躺着,而心却没得安宁,正盘算着出院后要完成未了的几件茶事……此时,他早已忘却了自己得的是什么病,脸上浮现出舒心的微笑……

 

第二天中午,灿烂的阳光照进了病房,凯亚似乎睡得很熟,守候在身旁的妻子推推仍然熟睡的丈夫,却意外地发现凯亚已经在美好的梦中走了,他的脸上仍挂着那抹心盼出院后的微笑……妻子张晓红大声呼喊着凯亚的名字,使劲地摇晃着他的身子……渐渐地,妻子哭晕了过去……

 

凯亚死于十二指肠腺癌晚期,也许惦记着手头太多的事——未完成的茶文化学术论文,他却犹如一支燃尽的蜡烛,为中国茶文化的发展耗尽了生命!与其说是身患癌症,不如说凯亚是被累死的。

 

家人从病房的床头柜抽屉里取出遗嘱一看,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不设灵堂,不搞发布,不举行遗体告别”之类文字,以及他死后“把骨灰撒在雨花台和中山陵的茶园里,福建武夷山的茶园里”等等字眼。另外,还有前几天交给妻子未完成的有关《中日茶文化交流史》读评系列文章清样……。当时在场的医生和所有人眼睛都红了,一位医生感叹地说:“哎!他把文章看得比命还重要,这人是没治了!”

 

噩耗传来,茶文化界震惊!

 

凯亚去世一个星期后,我是通过北京吴甲选老师的电话中得知,当时大为吃惊,一下子让我呆默了半个多小时。及至给凯亚夫人打电话吊唁,对方在电话里早已泣不成声。

 

我想起蹒跚在中国茶文化之旅末程的凯亚,联想到中国还有许许多多像凯亚先生那样弘扬中华茶文化第一线的老人……我忽然希望上帝真有一个无所不能的“神”,当病魔临近万劫不复的绝地时,它能帮助我们的老茶人保持最后的尊严。即使到了无法抗拒的那一刻,人可以沉没,精神却升华而出。

 

凯亚临走前,唯一的一个要求就是能够等到一面党旗,显示他一生对党的无限忠诚。他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在他离开人世时,虽骨瘦如柴,但依然保持了茶人清谦风骨之貌。一面通红而又鲜亮的党旗覆盖在他安详的遗体上。这样,凯亚虽已成了逝去的辉煌,但对党的尊严伴随他灵魂深处那一杯浓浓的茶香却依然能激起人们心底的波澜。

 

我和凯亚老师“相识”于由陈文华主编的《农业考古·中国茶文化专号》这本刊物上。在2006年初先闻其声(通话),在20075月后见其人(上海)。那时《河北北茶文化》杂志刚刚创办,由我负责杂志的采、编、写任务,在创刊号上需要一些在业界有影响的稿件,有一次翻阅一批茶文化资料时,无意中发现在华侨茶业发展研究基金会的《简报》上刊登了一篇《我国传统茶道被敲响了警钟——写在“关于现代茶业发展思路的探讨”读后》文章,而这篇文章的作者恰恰就是凯亚,我不由被文章的的内容所吸引。

 

凯亚先生在这篇文章里说:当此世界茶业经济并世界茶道文化还处于转型之际,亦即还处于飞跃式的变革之际,凡我中华茶人,那是万万迟疑不得,蹉跎不得的。否则,如果依旧那么无动于衷,糊里糊涂地一味沉醉下去,依旧不肯毅然决然地抛弃茶道文化生活中的那些个“陈腐之道”,那些个“不是茶道之‘道’”,依然哼着千古不易的老旧调子而迟疑复迟疑,蹉跎复蹉跎下去,则世界茶坛的主流文化还有不被西方取而代之之理么?若是真有那么一天,则咱们除了在痛心疾首之余,徒呼奈何,奈何,悲夫,悲夫之外,还能有其它啥个法子呢?

 


关键字:
编辑:admin
图说资讯